1311
瀏覽相較于從后背到前胸
有著長長傷疤的
傳統(tǒng)胸部手術
胸腔鏡手術
被視為二十世紀末
胸外科革命性的一大突破
是目前胸外科
應用范圍最廣泛的手術方式
日前張先生因氣急、胸悶、心悸到我院就診,經檢查診斷為自發(fā)血氣胸。
經胸腔閉式引流治療后一周,氣胸漏口未閉合,進一步檢查后有肺大泡存在,是自發(fā)氣胸的原因,遂采取微創(chuàng)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及胸膜固定術。
術后第一天下床活動,無明顯疼痛,恢復滿意。
對于胸腔鏡手術
到底是什么樣的呢?
胸腔鏡手術的優(yōu)點
1.手術創(chuàng)傷小:普通開胸手術的創(chuàng)傷很大,切口在20cm以上,胸壁損傷嚴重,切斷了胸壁各層肌肉,而且還要強行撐開肋間10-20cm,術后疼痛一直難以解決。
而胸腔鏡手術一般在胸壁上開3個1.5cm長小切口即可完成手術,且無需撐開肋間,大大減少了手術創(chuàng)傷,胸腔鏡手術后當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動。
2.術后疼痛輕:普通開胸手術因胸壁創(chuàng)傷大,術中強行撐開肋間,術后疼痛明顯,胸痛可持續(xù)數(shù)月至數(shù)年,大部分患者術后活動受限。胸腔鏡手術因無需撐開肋間,術后患者疼痛明顯減輕,手術當天即可下床活動,術后2-4周可恢復正常工作。
3.對肺功能影響小:胸腔鏡手術由于不切斷胸壁肌肉,不撐開肋骨,與常規(guī)開胸手術相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和患者的呼吸功能,因此患者術后肺功能情況和活動能力均優(yōu)于常規(guī)開胸手術患者。
4.對免疫功能影響小:手術不同程度會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,手術創(chuàng)傷越大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就越大,胸腔鏡和傳統(tǒng)開胸相比明顯減少手術創(chuàng)傷,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大大減少。
5.術后并發(fā)癥少,更美觀。
胸腔鏡手術的分類
胸腔鏡手術
在臨床上的應用
包括診斷性胸腔鏡手術
和治療性胸腔鏡手術
診斷性胸腔鏡手術
主要應用于胸膜、肺
縱隔及心包疾病
通過影像學檢查
或穿刺活檢診斷不清時
治療性胸腔鏡手術
應用范圍非常廣泛
囊括了我們日常臨床工作中
幾乎所有的胸部疾病
如膿胸、氣胸、肺部腫瘤
食管腫瘤、縱隔腫瘤
胸部外傷
及部分的心臟手術等
哪種患者不適合胸腔鏡手術?
雖然胸腔鏡手術的優(yōu)點突出且應用范圍較開胸手術更為廣泛,但其也有相對的手術禁忌癥:
1、既往有患側胸部手術史或者胸膜感染史,胸膜肥厚粘連嚴重者;
2、一般情況差,心、肺功能嚴重損害、惡病質,不能耐受手術者;
3、肺功能嚴重下降,不能耐受單肺通氣者;
4、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嚴重疾患(如近3個月內發(fā)生急性心肌梗死者、近期內有嚴重的心絞痛發(fā)作者、全心衰竭伴心臟明顯擴大,心功能Ⅲ級以上者、有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者);
5、凝血機制障礙者;
6、各種原因所致氣管、支氣管嚴重畸形,無法行雙腔氣管插管或單側支氣管插管者。